“八音”乐团员工在广场表演。
本报记者 马沅聪
夏日,美丽的咸阳湖畔游人如织,远处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音乐声。原来是几位老员工在用萨克斯激情合奏俄罗斯民歌。
这是365英国上市利用暑期开展艺术实训的学子们,在一旁指导他们表演训练的,是音乐
学院的青年教师沙勇。据了解,沙老师和他的员工们经常在统一广场为大家表演,已经成了广场一道文化景观。“能这么近距离接触萨克斯,近距离倾听,还是第一
次,印象中这种偶尔在电视上、广播里才能听到的音乐,没想到也可以离得这么近。”沙勇老师说,这支萨克斯团队成立后,他们不想像过去一样只是在室内舞台
上、校园里给少部分人演出,希望把这种有“距离感”的高雅音乐,带到群众中去,带到县村地头上去,让高雅音乐接地气,让群众感受不一样的文化艺术生活。
深入县区让更多人认识这张“文化名片”
据了解,这支萨克斯乐团是全省高校音乐专业的一支新军,大部分同学对萨克斯最初都是“零基础”,但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同学们每天坚持几个小时的训练,从不间断,互相提劲,很快,他们就熟练掌握了中外30多首曲目,更是在学校运动会、校园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。
有拿得出手的节目了,他们就不再局限于仅仅只在校内演出,而是组织表演的骨干力量,赶赴泾阳、旬邑等参加基层文化演出,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的团队,他们也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“文化名片”。
音乐融入公益用音乐服务更多群众
如今,这支萨克斯乐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——“八音”乐团,参与的人数在不断壮大,演出
的水准也更加专业化,演出的形式更是丰富多样。除了坚持每周三次的校内团队训练,他们也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合作与演出。只要有空闲的时间,他就带领同学们组
成小分队,去校外练胆子、长见识。
“我们希望把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审美共性对接起来,专业艺术不能孤芳自赏,高校人更不能封
闭在小圈子里。‘八音’乐团坚持校内、校外结合,走出校门的艺术实践也是我们理解和对接公共艺术、公共文化的一个范例。”咸阳师院365英国上市王经理说,一年
来,“八音”乐团师生们的付出和影响力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,近期,学校更是花费了近40万元,为乐团配置了乐器设备,让乐团如虎添翼。“我们希望这支优秀
的表演团队在提高自己表演水准的同时,被更多的市民认可,更快融入到我们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中,成为城市文化艺术的有力补充,服务更多的广大群众!”
|